新加坡红包怎么给?过年习俗你知道哪些?
● 两个桔子拜大年
新加坡保留春节期间拜访亲友的习惯,一般来说,大年初一,晚辈拜访长辈。初二以后,同辈互拜,但与中国不同的是,即便拜访的人是长辈或上司,人们上门携带的礼物不但相同,也非常之轻,是什么呢?两个桔子。
正月里亲戚朋友互相登门拜年,大年初一去拜年,大人小孩都会“穿新衣,戴新帽”,并带上两个柑橘作为贺礼,寓意“大吉大利”、“两粒黄金”和“好事成双”,主人也要回赠给客人两个柑橘,新加坡人俗称“换橘子”。
●结了婚的人要派红包
每当大年夜全家齐聚,吃完团圆饭后,一个重要的节目就开始了,那就是向晚辈发放红包。
不过,他们的"规矩"与中国略有不同:中国人是工作之后就不再接受长辈和家人的红包,而新加坡人则是以"结婚已否"作为界定,凡是已婚者,就有具备派发红包的"权力"和"资格"。因此,已婚的弟弟给未婚的姐姐送新年红包是很正常的。也有的给服务的清洁工和保安等,表示感谢,也算是个好彩头。
金额一般无需太高,按亲疏远近不同从2新元起,给朋友的小孩也就几块钱,主要是求个吉利。给父母的红包一般要厚一些,也表示孝敬。
据大华银行最新调查,新加坡人2015年春节打算给父母每个人的红包平均是209新元,给岳父母或公婆的则是174新元;给孙辈的是106新元,给配偶的是191新元,给兄弟姐妹的是98新元,给孩子、侄子侄女的是97新元。
根据调查,行情涨得最多的是给兄弟姐妹,以及给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的红包。给兄弟姐妹的红包从马年的43元涨至羊年的98元,给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的红包则从去年的37元涨至今年的97元。
● 站在凳上捞鱼生
新加坡人在过年时,必须要吃一道称为“鱼生”(Yu Sheng)的菜。象征新的一年风生水起、好运旺旺来。这道菜其实是鱼和菜蔬分别盛在圆碟子里,撒上胡椒和调味品,用筷子搅拌各种配料然后进食。这道菜的重点在于如何吃这道“鱼生”,当然不只是将菜夹起来往嘴里送那么容易,所有人得将鱼片、配菜高高地捞起来(广东话称为lo hei)吃掉,这样来年就可以事事顺利、步步高升——举得越高,运气就越好。新加坡人一向以有礼貌著称,但如果春节期间,你在新加坡的餐厅里,看见一群人站在椅子上把筷子举得老高在吃,千万别觉得太奇怪,这是新加坡的节日习俗,不妨也站到凳子上也为自己求个好彩头。
●贴年画图吉利
● 贴年画
新加坡华人认为,和平、长寿和富裕都可见通过主观努力而获取,而幸运则是未知的,所以大多数华人的家里都贴一个红底金色的“福”字。贺年片上也常常印着振翅飞翔的蝙蝠,因为蝙蝠有一个字的谐吾就是“福”字。还有的贺年片上画着一盘苹果,意即“和平”。“荷花也是意味着“和平”,另外它还有洁净的意思,因为它出污泥而不染。
除夕,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全家吃团圆饭。散居的家庭各成员都要在除夕设法团聚在一起。孩子们为迎接新的一年到来直到午夜才去睡觉,并认为这会延长他们的生命。
华人的春节放假两天,比别的民族要多一天。福建和广东人较多的新加坡,过年的时候也是南方味十足。新加坡华人还喜欢舞狮子、拜妈祖和大伯公,过年的气氛要比中国地区似乎还浓一些。推荐:www.71ix.com.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