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加坡在线 >> 新加坡:全球货币政策的警报器? rss

新加坡:全球货币政策的警报器?

xinjiapo.71ix.com.cn 在 2015-04-15 发表,评论(0),阅读(0)

全球主要央行都在放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国央行……对于华尔街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
低利率和印钞政策压低了融资利息,借钱投资不用付出太多成本。与此同时,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良好表现又带来了不错的投资回报。当然,问题是风险有多大,以及泡沫何时破裂。
这种问题很难去量化,尤其是怎样去衡量各国宽松政策的全球影响。不过,作为一个经济高度开放的小国,新加坡的货币政策或许能给出某种答案。
与许多国家不同,新加坡调控货币政策的工具并不是利率,而是汇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相当于新加坡的央行机构,该机构每年召开两次会议(4月份和10月份),通过设定汇率中点、汇率波动幅度和升值/贬值速度来调整货币政策。
新加坡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3900亿新元,但贸易总额却达到9830亿新元(其中进口额4640亿新元,出口额5190亿新元)。对于新加坡这种开放程度极高、贸易额超过GDP的小型开放经济体,采用汇率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工具有一定的优势。
举例来说,如果采用利率调节的方式,假设新加坡国内发生通胀并导致央行被迫加息,看到新元收益提高的国际投机者将会大举将资金进入新加坡,进而推动新元升值。同样,如果新加坡国内发生通缩并导致央行被迫降息,国际投机者又会将资金撤离,进而推动新元贬值。
由于新加坡金融行业非常发达、经济仰仗贸易、生活用品又非常依赖进口,新元大幅升值和贬值将带来很多麻烦。因此,新加坡金管局放弃了对利率的干预,转而选择用汇率来调节货币政策。
现在说到重点了。在调控汇率时,新加坡金管局参考的新元兑一篮子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这一篮子货币与新加坡的贸易有关,既包括新加坡贸易伙伴的货币,也包括其贸易竞争对手的货币。对于各种货币分别在篮子中占多少比例,要按照相关国家的贸易对新加坡的重要性予以加权。但为了防止市场投机,金管局不会公布货币篮子具体包含哪些货币,以及这些货币所占的权重。
不过,随着新加坡贸易活动的变化,金管局会适时调整各种货币在篮子中的权重。因此,在全球央行纷纷推出宽松政策导致货币贬值的背景下,新元的升值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全球整体货币宽松政策的力度,而不是仅仅某一个国家。
今年1月份,新加坡金管局突然在两次例行会议之外召开了一次政策会议,并宣布减慢新元兑一篮子货币的升值速度。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曾经迫使金管局在例会之外召开会议,宣布扩大新元汇率波动范围,以避免动用过多外汇储备干预汇市。
1月份金管局意外开会,仅仅是911事件以来的第二次。甚至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金管局也没有采取类似的意外举措。
新加坡金管局定于本月召开例会。据CNBC报道,澳新银行资深外汇策略师称,该行预计金管局在4月份会议上有60%的概率下调新元名义有效汇率中点。也就是说,新加坡金管局有很大可能将再度放松货币政策。
因此,如果将新加坡金管局的货币政策看做一个警报器,全球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似乎已经带有很大风险了。推荐:www.dingzhoumiaomu.com

Tags:

已有位网友对“新加坡:全球货币政策的警报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