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与新加坡民航发展点滴
新加坡虽小,却拥有亚太知名的国际航空枢纽樟宜国际机场、全球知名的航企新加坡航空公司以及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新加坡航展。
新加坡民航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李光耀先生的贡献。在此,特辑录过去一段时间他关于新加坡民航发展的点滴报道,以作纪念。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今(23)晨逝世消息发布后,震惊全球,作为新加坡国籍航空的新加坡航空,上午6点左右于Facebook官方脸书粉丝页发表追悼留言,并将大头贴照更换为灰阶显示,感念李光耀一生为新加坡及新航所做出的贡献。
新航于脸书粉丝页表示,「我们对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先生的逝世深感悲恸。身为一位高瞻远瞩的领袖,李先生带领新加坡转型成为一个全球化都市,并对新加坡发展为国际航空枢纽扮演了关键作用。我们深深地感激他对国家和航空业的贡献。我们向总理李顯龙和他的家人表示哀悼之意。」
“他一直对中国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中国驻新加坡前大使张九桓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说,1976年,李光耀第一次访问中国,当时的中国还处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状态,国内政治也不稳定。他当时就提出一个看法,主张中国首先要修路。
他说,“就新加坡来说,从樟宜机场回新加坡市里的道路修得很好,因为这是外国人来到新加坡的第一站,可以说是新加坡的门面,必须得做好。”李光耀还表示,如果连门面都装修不好,外国人怎么会重视你呢?而在当时的1976年,中新还没有建交。当时毛泽东会见了李光耀,两个未建交的国家领导人先行会面,这也开创了一个先例。
紧接着1978年,邓小平以国家副总理身份访问了新加坡,李光耀亲自前往机场接机。“可以说,中新关系一直是建立在务实的基础上的。”张九桓表示。
2010年2月,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新加坡航展上参观了中国商飞公司展台。
李光耀资政十分关心中国商飞公司,在ARJ21-700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模型前,他关切地问起ARJ21-700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相关情况和交付日期,中国商飞公司工作人员向李光耀资政介绍了ARJ21-700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的基本情况和研制进展。李光耀资政祝愿中国的大型客机早日交付使用,并希望在2012年的新加坡航展上能看到ARJ21-700飞机飞行表演。
2009年7月,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说,新加坡要继续成为首屈一指的航空枢纽,是个艰难的任务;新加坡的航空业必须寻找机会和增长领域,领先对手。
李光耀要求新加坡的主要业者,包括刚刚公司化的樟宜机场集团和新航,要迎接挑战。
李光耀在担任新加坡总理时,就是新加坡航空战略及樟宜机场发展的总设计师。
他在星期三指出,政党全球经济处于下行的时候,航空业也受到了打击。但是,复苏将会来临,问题是复苏来临时,新加坡航空业必须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李光耀是在樟宜机场集团成立仪式上,作这番表示。樟宜机场集团的主要股东包括淡马锡控股和重组后的民航总局。
李光耀说,新加坡必须重组和强化机场的运营和管理体系。他也指出,亚洲和中东的新兴经济体,将引领下一轮的航空旅游需求。
“我们必须对此做好准备。机场的用户将会越来越有眼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的服务品质和知识,也必须提升樟宜经验。”
过去三十年,樟宜机场做得不错,李光耀说,樟宜机场为世界机场的服务品质和运作效率设立的标准。“但过去的成果并不能确保能继续成功。”
李光耀回忆起1975年新加坡注销了8亿新元的巴耶里巴机场的建设费,花15亿兴建有两个跑道的樟宜机场。
“那时候,这是一笔很大的钱。如果新加坡听从外国专家的意见,在巴耶里巴机场建第二条跑道,新加坡的机场,就不会成为全球航空枢纽。”
在2009年6月8日于新加坡举行的第65届国际航协年会和世界航空运输论坛期间,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一个讨论会上谈到了去年跌宕起伏的“东新恋”。
“由于国航的介入,东航和新航的交易没能成功,但我认为如果东航与国航合作,不能带来增值,而新航是可以给中国的航空公司带来增值的。”李光耀称,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加坡航空公司会再次洽谈合作事宜。
对此,新航总裁周俊成在会场上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航与新航会再次洽谈合作事宜,是李光耀的观点,目前新航还没有与东航有正式的谈判。不过,新加坡航空公司公共事务部副总裁容礼迪对CBN记者表示,新航依然对中国市场有兴趣。
2003年沙斯传染病爆发,加上因为美国攻打伊拉克造成油价不稳定,使得全球航空业大受打击。新加坡航空公司在这个时候也尝到了上市以来首次蒙受亏损的滋味,因此只得铁下心肠,展开自1947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裁员行动。
不过,机协不接受这个决定,表示新加坡航空公司应该先中止海外机师的服务,以处理机师过剩问题。
同年11月,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机协劳资纠纷急转直下,机协的一些会员因为不满协会和新加坡航空公司谈判时表现软弱,达成了减薪、领无薪假等削减成本的协议,因此召开特别会员大会,投下不信任票推翻了原任执行委员会。
内阁资政李光耀当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及保护新加坡作为区域航空枢纽的地位,于是决定插手介入,在2004年2月同机协的代表举行对话,进行调停。其他政治领导人也随即纷纷表明政府决心力保新加坡航空公司及新加坡的航空枢纽地位,警告机师们不得造成损害。过后,李资政又在2004年4月及11月同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五个工会,包括机协的领袖及代表举行对话。
他当时指出,新加坡小国寡民,新加坡航空公司唯有达到超群的服务水平,才能脱颖而出。如任由新加坡航空公司机师采取工业行动,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优势将受到损害而逐渐失去竞争力。他也认为廉价航空公司涌现、能长途飞行的新型民航机诞生及区域新航空枢纽的崛起,都将威胁新加坡作为航空枢纽的地位,因此放下重话,声言“准备接受任何新加坡航空公司机师离职,并马上找人填补他们的空缺”。
机协选出的新一届执委会的会长莫显铨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工会领袖,表示将修复机师与新加坡航空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并将主动与政府进行对话。机协新的执委会使得一切看似恢复平静,然而机师和新加坡航空公司管理层之间对许多劳资问题的看法仍存在着分歧。
到了2004年9月,经过劳资政三方的多次对话努力,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机协一度僵持不下的劳资谈判终于取得突破,签下要点协议书,让一场备受瞩目的劳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1980年,新加坡航空工会组织大罢工。李光耀在街头搭台,现身说法。同样是一件白衬衫的李光耀,虽然在早年曾靠拉拢工会步入政坛,但此时的他已是花白头发,绝不允许工会组织罢工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两个礼拜的损失,我们要用好几个月来弥补,我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马上结束罢工,要么继续这样下去,但我绝对会用一切方法教训你们,让新加坡人民教训你们……治理新加坡的人,必须要有铁腕,否则就别玩了,这不是在玩扑克,而是关乎你我的生活,是我花一辈子建立起来的国家。”
李光耀在新加坡独立之初就很明确地说,新加坡没有资源,唯一的资源就是人民。“政府会给每个人一个瓷饭碗,但如果你自己打碎了这个饭碗,就只能自己为自己负责。”
1957年的一个夜晚,为了准备第二天在马来西亚沙捞越的一次演讲,34岁的李光耀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抽了大概有30支香烟。第二天,他失声了,说不出话来。坐在飞机上,他不住地恶心。下了飞机,李光耀决定戒烟。
那一晚的烟瘾,让他事隔几十年仍记忆犹新。他说,他当时坐在飞机上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是否还想继续完成我作为一个活动家和一名律师未完成的事业”。对李光耀来说,戒掉成瘾许多年的烟瘾是一种“剥夺”,但最终他成功了。“现在,我常常做噩梦,梦见自己又吸烟了。”
“如果你想看见明天的日出或是日落,你得给自己一个理由,一个刺激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李光耀对国民说。
1970年,新加坡全国范围内的电影院和公交车上禁止吸烟,1971年,新加坡成为全球第一个禁止烟草广告的国家。1986年,新加坡政府率先推出全国禁烟计划,力争把新加坡打造成为“无烟国”。目前,新加坡烟民人口比例已接近低于10%的阶段目标。
李光耀:新加坡樟宜机场须扩大航线连接网点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作者:林义明
廉价航空服务出现,已为新加坡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巩固航空枢纽地位,必须扩大新加坡樟宜机场的航线连接网点,使它能同时为提供全面服务的航空公司和廉价服务的航空公司服务。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2004年2月22日晚应邀在国际航空交通协会兼亚洲航空峰会晚宴上发表演讲时说,亚洲区域航空业在未来20年的增长将居全球之冠,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樟宜机场要掌握这个良机,都必须加强竞争力,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服务和更密的航班连接网点。
他说,樟宜机场并不是为廉价航空服务而建造的。尽管如此,一些廉价航空公司仍然选择使用,它现在因此必须协助廉价航空公司取得成功,使它们得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研究建造航站楼供廉航公司专用
为了让人们往后在樟宜机场能有更多的选择,新加坡民航局正在研究建造一座供廉价航空公司专用的航站楼的可能性。
李资政指出:“樟宜机场和新航都必须适应不断改变的航空业竞争环境。不只是新航受到挑战,新加坡作为航空枢纽的地位也受到挑战。要知道,新加坡作为航空枢纽的地位,不是侥幸得来的。”
他说,提供全面服务和只提供廉价服务的航空公司将在服务素质、价格、航线、班次和连接网点方面,也就是整体的服务上进行竞争。
李资政昨晚在瑞士史丹福酒店举行的晚宴上演讲时也指出,目前如果包括与樟宜机场的服务相关的行业,新加坡作为航空枢纽所带来的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
“航空业和环球化的发展已协助新加坡成为环球的经济枢纽以及环球化的大都会。”
他指出,尽管亚洲航空业接连受到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和沙斯疫情的冲击,波音公司仍然预测亚洲的航空业将在未来的20年内,取得每年6%至8%的平均增长,高于全球的5%平均增长率。
现在除了香港人和新加坡人之外,亚洲其他地方的人同欧美人比较,明显较少搭乘飞机,而亚洲的地面交通网络也不如欧美完善,廉价航空服务因此对收入较低的亚洲人具有吸引力。
李资政说,廉价航空已占有了美国航空业25%的市场和欧洲航空业7%的市场,因此已夺取了本来由传统的航空公司经营的低价航班市场,为更多人提供负担得起的机票。
但是,廉价航空公司也必须面对竞争风险,事实上过去就有许多廉价航空公司失败的例子。
他指出,新加坡航空公司不但面对廉价航空公司的竞争,也面对那些成功改组的传统航空公司的竞争。比如英国航空公司已经削减超过1万2000个工作职位,每年节省了近8亿英镑(约25亿新加坡元),而改组之后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预料在今年下半年也会摆脱破产困境。
李资政对亚洲航空业的发展前景持有乐观的看法,他举欧洲隧道(Eurotunnel)出现亏损为例说,陆路、铁路和海路交通都无法跟空路交通竞争。一些渡轮公司原本也购买更大、更快的渡轮以同欧洲隧道竞争,然而这些渡轮公司最后也无法跟削价竞争的航空公司竞争。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搭乘廉宜的班机到欧洲的某个地点,然后再驾车到目的地。这种大量使用航空工具的情况,迟早会在亚洲普遍化。”
带头开放航空业 新中港泰将是胜利者
中国、香港、泰国和新加坡已在亚洲带头开放航空交通,采取开放的态度同外国交换航空权,并让本身的航空公司去面对市场竞争,最后将成为航空业竞争的胜利者。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指出,亚洲国家的政府已开始开放本身的航空业,它们已看到航空业的发展潜能,并知道这个行业的发展将带来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机会,同时促进资金流动。
他说,东盟已制定时间表,目标是在2015年之前实现有限度的开放天空框架,并在2008年之前解除现有对来往于成员国首都之间的航班次数限制。
在2001年,新加坡已跟美国、文莱、智利及新西兰签署了世界首个促使航空交通自由化的开放天空多边协定,李资政认为亚洲开放航空交通业的步伐将会加快。
他昨晚也在国际航空交通协会兼亚洲航空峰会晚宴上演讲时,以超过80高龄的过来人身份,回顾了交通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个人搭乘飞机的经历。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曾经坐着牛车经过泥泞路到胶园去找祖父。
他回忆第一次“出远门”,是在小时候从新加坡乘小型汽车到柔佛的巴株巴辖。在日治时期,他曾乘火车到槟城。到了1946年,才第一次乘船到英国留学。
搭乘飞机人次增幅超过20倍
当年只有少部分人有机会搭乘飞机。李资政在上世纪50年代,曾搭乘DC3型客机到吉隆坡。在1956年,他以新加坡制宪代表团团员身份,搭乘飞机到伦敦开会时,飞机途中得在科伦坡、卡拉奇、开罗停留,花了两天时间才抵达伦敦。
随着航空科技突飞猛进,上世纪70年代,李资政也曾从伦敦搭乘超音速协和客机飞到纽约。
他以世界航空交通业的这些发展过程来说明在1956年,全球搭乘飞机的只有7700万人次。到了去年,人次增加到16亿,增幅超过20倍,每年平均增长率是6.7%。推荐:www.lidabanjia.com
- 上一篇:新加坡旅游17条禁忌,小心罚款甚至鞭刑!
- 下一篇:没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