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持续关注夕悦社区养老新模式
6月18日,联合早报上海特派员来到上海市长宁区夕悦的服务中心,并对夕悦做了详细的采访,这次已是连续第三年对夕悦颐养服务机构进行深入的了解报道。多年来夕悦每年都会不断带来最新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今后也将更持之以恒的致力于养老事业。
作为中国的老龄化重镇,上海正在推进各区下辖的街道成立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夕悦颐养服务机构创办人杨云峰说,地方政府根据国务院文件出台的系列扶持政策,的确为养老产业带来正能量。
中国国务院去年下半年出台的“第35号文件”,首次把养老定位为产业来发展,并鼓励民营资本进驻社区,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上海夕悦颐养服务机构(Joyway)创办人兼董事总经理杨云峰向本报表示,地方政府根据国务院文件出台的系列扶持政策,的确为养老产业带来正能量。把居家养老带入社区,可让乐龄人士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活动,进行一些慢性疾病的康复理疗,这比解决紧张的医院床位问题,来得更为务实。
作为中国的老龄化重镇,上海正在推进各区下辖的街道成立社区生活服务中心。两个多月前,夕悦居家养老随着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落成而进驻社区,以每月50元(人民币,下同,约10新元)的会员卡制度,为周边1万3000多名乐龄人士提供康复推拿、血糖测量、营养中医咨询等七大每月、每周或每天的各种服务。
据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统计,每周到居家养老中心的老人多达400人次,已有超过100名乐龄人士成为会员。
杨云峰认为,社区型的养老模式可以针对周边几个小区的老人需求,提供对应服务。例如一些身体康健的乐龄居民,可以到中心做一些康复理疗或营养咨询;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则由社区统筹安排,进行上门照料、代购领取药物等服务。
社区生活服务中心老年协会秘书长黄艳华受询时向本报表示,政府逐步退出,通过像夕悦这样的第三方进行管理与提供服务,社区乐龄的生活业态可以更丰富,也可整合资源,这样的模式还在摸索中。
据了解,该街道有263个居家养老老人,五个失独老人和300名老干部。政府给予符合条件的老人生活补贴,他们可选择社区安排的上门养老服务,或是助餐券、剪发、洗衣券等其他服务。
黄艳华说,当乐龄居民认可价格是合理时,其实并不排斥收费服务,还有一些外区老人知道这里的推拿按摩服务收费低,还特地到这里来。
此外,政府与企业联手进入社区,还能想出一些既可解决社区自助型养老,又能提供非金钱奖励的机制。
虹桥街道推出“爱老接力银行”,由低龄老人志愿为高龄老人服务,社区通过积分方式给予低龄老人到夕悦接受推拿按摩的奖励,也提供民营企业回馈社会的机会。
不过在较多外来市民的古北市民中心,主任成丽娴则表示,由于这里的近5万居民构成不一样,因此帮忙年轻夫妇看顾孩子的老人,对一些亲子活动、体验式服务较感兴趣。
杨云峰指出,夕悦目前正根据古北小区的乐龄需求调整服务内容,或考虑引入体验式康健器材,开展乐龄康健体验活动。
他说,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每个社区都有差异性,社区型居家养老可以从解决乐龄人士最迫切的需求着手,打造社区服务平台,估计需要一年左右摸索出一套较可复制的机制,并计划今年在全市五六个区布局约8个居家养老中心。
待乐龄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后,他认为下一步可探讨是否在每个社区建一个专业养老机构的“升级版”,提供上门服务,及远程医疗、服药预警、穿戴测量等智慧医疗服务;同时和一些物业合作,把居家养老直接带进一些成熟的住宅小区。推荐:www.baodingcaiyin.com
- 上一篇:新加坡教育
- 下一篇:没有
相关文章